本期访谈人:李明玥
李明玥律师自2012年起专职从事律师工作,2017年初加入天元,2019年晋升为合伙人。李明玥律师专长于金融与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私募股权与投资基金、国资管理及国有产权交易等业务领域,在基于合规、便利争议解决及优化税负视角的整体投融资架构、增信安排、资管产品分配逻辑方面尤为擅长。
Q:加盟天元以来,有哪些成长与收获?
A:2017年初,我随团队离开前一家律所、正式成为天元金融与资管部的一员,转眼四年有余。作为一个非“土生土长”的天元人,之前对咱们所的开放、包容及融洽早有耳闻,当了四年的天元人后,这种体会更加深刻。
我在天元的成长,不敢说“迅速”,但多年以来,面对平台更换、市场变动等大小挑战,我都能够迎头而上、或顺利或惊险地一一攻克,目前的职业大方向也还没偏。就个人而言,我觉得保持努力和行业使命感肯定是必要的,但同样要感谢天元,这个平台实在是很适合年轻律师成长,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将它提供的资源最大化利用。
天元“学院派文化”基调浓厚——闻道有先后,遇到不懂的专业问题,年轻律师大可向所内合伙人或资深律师们请教,不管熟悉与否,前辈们总是耐心地给予专业、详尽的答疑解惑;术业有专攻,除了天元每年组织的100多场培训学习,团队间也会常常沟通交流、互相帮助,这对于拓宽法律视野、解决自己熟悉领域外的法律疑难问题,大有裨益。另外,所内一以贯之的“严谨求实、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气氛,给了我们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当然,前提是坚持律师的专业度、执业原则和底线。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天元内部合作机制非常畅通,优势互补,这就突破了以往单一团队/律师作战的局限性,我自己来天元后,有幸跟多个团队合作,为各位律师在自己领域中的专业和专注所折服,合作过程中受益匪浅。
Q:在金融与资产管理领域服务多年,能否分享一个印象深刻的项目?
A:这些年印象深刻的项目真不少,挑一个分享一下吧。
前两年某投资项目,我们代表投资方实施投资。项目进展到谈判签约关键阶段时,忽然杀出一个新的竞争者也想要投本项目,这时候被投资的项目方占据了上风。为赶紧拿下项目把钱投出去,客户紧急约了投融资双方以及双方的律师,把大家关进一个小屋子,力图通过一次性集中谈判解决所有分歧点、迅速签约,我作为投资方律师全程参与了当天的谈判、修改合同、定稿,协助客户谈判、争论、把关、解释条款、坚守底线条件,当场修改交易文件,改完再谈,再讨论,再改。这场车轮式谈判持续了近二十个小时,后半段真是拼谁的精神和体力更好。记得那一天,上午走进客户的办公楼,深夜离开。两天后,双方成功签约。
同行们都知道,只要在律师行业待得够长,连轴转、多线程操作、不眠不休赶死线、假期中途回程等经历都很正常,这一个项目为何印象深刻呢?因为,在那一整天里,我真切感受到了客户的依赖和信赖感——成为委托人信任的律师,用专业帮助委托人“解决问题”,这不就是我入行的初心吗。
Q:金融及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非常繁复且更新较快,您如何适应变化并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
A:不断学习是所有律师的基本要求之一,而金融资管行业这一细分领域又有它本身的特点,一方面,金融市场是典型的规则导向型市场,各项市场交易行为直接依赖于法律、法规、规章和各项自律规则,每一次政策的调整、每一个新的规范性文件出台也都将直接影响到到具体项目中结构安排的可行性、合规性,这就对法律人全面和及时获取、掌握、熟悉最新规则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和金融立法的互相作用也很明显,金融创新往往是在合规基础上利用制度空隙、追求收益最大化,而金融创新行为一旦发展、规模化并造成了对原有法律制度突破,又会推动立法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对原有监管体系、规范的调整。这也就意味着仅仅是紧跟立法机构、监管部门政策更新文件、纸上谈兵是不够的,了解行业、市场才能更好了解制度、预判风向,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
基于此,不论是金融从业人员,还是为行业提供专业服务的律师,都无法脱离市场,还得兼顾知识更新;就我自己的经验体会而言,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要抽出完整足够的时间去系统学习、总结通常是不现实的,而更为实用高效的方法是:首要的,保持站在市场、项目一线作战或积极接触实际业务,熟悉真实的市场实践和各种最新操作安排;其次,怀着学习的心态工作,而不只是完成手头工作交差——坚持在遇到每一个不熟悉的条款、规定、交易安排时探求背后的交易逻辑、合规逻辑,以及法律/非法律的综合知识,即时查漏补缺自身的知识体系;最后,“化零为整”,养成在碎片时间刷一刷行业动态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借助称手的知识整合工具、数据库工具,灵活存储、调用、复习碎片时间。这是我认为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一套方法。
Q:身在变革中的金融与资产管理行业,当下面临哪些挑战以及如何应对?
A:就我个人而言,我想我和同龄其他资深律师、年轻合伙人们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在行业浸润十年后,个人在团队中角色和价值的变化、在律所中定位的转变、来自客户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以及个人执业价值和目标的调整等。这些挑战对于个人能力、素质、工作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回顾最近两年,出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忙于具体工作上无暇他顾,以及心理舒适区效应多方面原因,我对职业的下一步多少有些畏首畏尾,但转型与发展,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道必考题。
与个人所处阶段相呼应的,是这两年同样面临转型与发展的金融资管行业。特别是“十四五”布局之初、疫情加上复杂国内外形势的2020年之后——金融资管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经历了“严监管”、监管期过渡的关键一年。随着“去通道”、“破刚兑”、“非标规模压降”、“房地产三条红线”、“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这些词的高频出现,从证监会、银保监会到行业自律协会,各项法规配套细则陆续颁行,资管行业统一监管的版图日趋完善,监管套利的空间日趋压缩;《民法典》及其配套司法解释正式施行,也对资管行业产生了直观又深远的影响。2021年,从新的法律制度规定、监管态度到司法实践,都给金融机构在产品合规、风控及法律效力等方面树立起了新标尺,也对金融资管行业的法律服务从业者的专业性和新规则响应速度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Q:作为天元新生代合伙人,您对未来有怎样的规划和目标?
A:2021年,于我本人以及我所处之领域而言,都是带着过渡期阵痛踏上新征程的一年。我自己的期许是,立足过往基础、夯实原有专业水准,在满足市场需求与合规的过程中寻找平衡、并力图在新的领域有所突破;坚持带着“人在事上磨”的认知,坚守主战场、不断“强化内功”,在短期收益和中期规划中平衡和取舍。正如近期读到哲学作家Eric Hoffer的一句话:“迅猛变革到来之际,未来是属于学习者的,他们会全副武装地从容应对从未存在过的世界”。